2011年11月23日星期三

2011北京“独立参选”综述之七:有独立参选人,更需要有独立选民

(维权网信息员德明报道)在这次基层人大选举中,独立参选之失利,一方面在于官方的打压,但另一方面,选票毕竟是由选民自己投出去的,即使认为官方操纵选民的意志,但选民为什么会让自己的意志被操纵呢?分析选民的心理,大致有三类。

第一类选民,是受惯性驱使,他们已经习惯了政治现状,习惯了按照官方的意志行事,而并不考虑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时,即使是在秘密状态下写票,他们也会不自觉地选择官方指定的候选人,这些官方候选人他们甚至都没见过,更不用说代表他们的利益,为他们排忧解难了。而他们如果不选择官方候选人,也未必会给他们带来害处,但他们却仍然在惯性驱使下为走过场的选举去充数。这一类人其实构成了选民的大多数。
第二类选民,是不敢按照自己的意志投票。当写票过程是在众目睽睽之下,甚至有官方人员在旁边监督和指导,他们本能地就会产生恐惧,而去按照官方意志投票。
第三类选民,他们已经看透了这种所谓“选举”的实质,看透了自己的所谓“权利”的真假,所以他们选择置身事外,既不去迎合官方的意志,也不努力争取自己的权利。这类选民也为数不少。

总的来看,具有自觉的民主权利意识并努力去争取的选民,也就是独立选民,仍然是少数。在任何选举中,选民都不应是被动的角色。可以说,有什么样的选民,就会有什么样的选举和选举结果。中国出现了很多独立参选人,但还需要有更广泛的独立选民。没有独立选民来构成社会的大环境,独立参选人就不会有社会基础。当然,独立参选人的出现,本身也会培育出独立选民,并不是要先有独立选民,才去独立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