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6日,
 
  
  
 
 
 
 
在这次选举中,民进党取得了总统和立法院的双赢。
这次选举结果是台湾历史上的第三次政党轮替。前两次分别是在20
2016年,也是民主进步党建党30周年。1986年9月28日
自由、公正的选举见证日趋完善的民主制度
这次选举过程,见证了台湾民主化30年的成果。
从发布选举公告,受理候选人登记,到审定候选人资格,
从竞选活动来看,这次选举并不“火热”。
选举结果揭晓后,胜选者进行“谢票”,败选者承认败选。
这是一次真正自由、公正而且和平的选举。
(2016年1月16日,在台北市的一个投票所里,下午4点投票
(开票作业流程公示)
选后台湾政治格局:从蓝绿对垒到绿营独大
这次选举是一场没有多少悬念的选举。选前民调已经普遍预示,
选举结果也正如预料,民进党总统当选,立法院席次过半,
民进党的获胜,主要得力于台湾主流民意对国民党“亲中共”
一般来说,“太阳花运动”背后的主要推动团体,属于蓝绿之外的“
“公民组合”中的绿党和社会民主党则联合起来组成“绿社盟”,
选举结果是民进党和“时代力量”都大获全胜,
但对民进党和“时代力量”未来的关系走向,
对于国民党是否能东山再起,大多数观察者并不看好。
总之,本次选举很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台湾民主化之后长达30年的国
但是,相当一部分选民之所以选择民进党,
民主化催生“天然独”
随着台湾民主制度的巩固和完善,台湾民众的主体意识也日益增强。
“天然独”并不同于以往的“台独”,
在台湾,国民党所维护的“统”,在蒋介石时期,
早期的台独并不是针对大陆中共的,而是反对国民党这个“
老台独否定的是中华民国,这等于是要把国民党从台湾连根拔起。
因此,早期的统独之争,
但是,随着台湾民主制度的巩固和深入人心,
“天然独”的心理基础不是族群,而是价值观,
如果说,传统的“台独”,其主要指向是排除国民党“外来族群”
在这次竞选中,主要议题围绕的是台湾自身的经济、民生问题,
被中共长期不间断洗脑的大陆民众,
而在台湾出生的青年世代,
两岸日益密切的经济联系为何遭到反弹
台湾民主化的30年,也是台海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30年。
被大陆中共和台湾国民党称为有利于台湾经济的两岸服贸协议,
首要的原因在于,这些在民主制度下长大的台湾青年,
其次,大陆对台湾的经济输出,其结果并没有惠及台湾大多数民众,
也许,中共对台湾的统战政策决策者本意并不想造成这样的结果,
台湾大选结束后,中共国台办副主任龚清概落马,
但是,两岸经济关系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即使那些反服贸、
日益密切的经济联系和越来越频繁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