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本文稿系征求意见稿,执笔人会根据大家的修改意见作适度修改,一旦同意联署,即视同为同意执笔人的修改。排名顺序未必全部按照报名先后,可能以联署人职业分类排名。执笔人主要从达成社会效果和排名整齐规律角度。
本联署欢迎实名联署,留下电话号码。
首先我们声明:
我们不是一群排外者。
我们不是一群种族歧视者。
我们乐见不同民族和种族有更多联系和交往,增进理解消除隔阂。
我们理解政府对更贫穷国家的适度援助。
我们理解意图吸引更多留学生并给予真正优秀的留学生适当奖学金甚至给予其绿卡的想法。
我们反对的是给予外国留学生普惠式的财政补贴。
我们反对的是政策制定者的某种癫狂。
我们看重的是作为国民,作为纳税人的权利。
要求停止对外国留学生“普惠式”的财政补贴政策的公民意见书(征求意见稿)
-----未经纳税人同意对外籍学生巨额补贴是违法和不道德的
无论一个人持有什么样的观点,有个现实必须承认:国家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消亡。这就决定应当内外有别,一个政府首要的职责在于让自己的国民先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果一个国家的国民尚且有4000万人处于赤贫状态,人均年收入不过区区2300元的时候,它却几乎普惠式的给予外国留学生6-10万不止的奖学金,而且留学生的数量庞大,我们认为这种政策体现了某种非理性,从契约意义上,也构成对自己国民应承担义务的违反。众所周知,政府自己不生产财富,其支配的财富或者作为财富一般等价物的金钱都来自于纳税人,应当主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政府的财政预算应当征得纳税人的同意,向本国国民以外的人捐助,自然更应当取得同意,当然这种同意一般是代议制下的同意,其同意也可能是对政府各项预算的概括同意,而并不一定需要逐一对政府在分项预算总额之下每次捐助支出进行审议。
但无论如何对外援助需经纳税人同意,这是一个政府起码的德行,也是其对国民履行契约义务的正常状态。
在发达国家,针对自己的国民,教育从来不会成为一项产业,因为这是强国之本,因为这是联合国经社权利所赋予政府的义务,但吸引留学生却在显著产业化,发达国家每年通过吸引留学生赚取的是巨额的真金白银。
以美国为例,本科留学美国四年学费、食宿费等加起来大约需要30万美金,而且现在仍然一直还在上涨。美国高校分私立和公立学校,公立学校本州学生的学费明显低于留学生,如UCB本州学生的学费一般为留学生学费的38%左右。这是因为公立学校部分经费来自于本州的税收,私立学校学费一视同仁但价格显著高于公立学校。
美国大学对学生的补贴方式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和贷款、勤工俭学。其中奖学金全称为“基于成就的奖学金”(merit Basede Scholarship),只有部分大学提供此类奖学金,学生需要额外单独申请(写申请书、提供推荐信等),审核严格,留学生可以申请,但经济形势不好时此类奖学金会严重缩水而且竞争惨烈,入校四年要想保住这一类奖学金的话,必须保持一定的成绩(GPA)和其他的附带条件。助学金全称为“基于需求的奖学金”(Need Based
Scholarship),美国大多数的高校都提供这类奖学金,获得该奖学金只取决于学生的家庭条件,美国的常春藤盟校斯坦福、MIT、加州理工等只设立这种基于需求的奖学金而不设基于成就的奖学金,而且这类奖学金也在缩水,美国本国学生拿到的机会都越来越少,而给留学生的比例更低,且已经遭到美国学生的抗议,因为纳税人的权利不容侵犯。贷款因为是需要偿还的资助,对留学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至于勤工俭学,学生签证是不准校园外打工的,一旦违反被发现会直会被吊销学生签证,因为这触犯了移民法,学生只可以在校园里打工,勤工俭学倒是不分内外一体平等,考虑到留学生的语言劣势,和本土学生竞争一般也处于劣势,而且全时学生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20小时,此类工作一般只支付联邦最低工资。全年算下来,相对于每年留学费用不过是杯水车薪。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大学实行“宽进严出”的政策,几乎每所大学都有一定淘汰率,有些著名高校淘汰率甚至超过50%。
美国高校的留学生比例普遍比较高,但这种高比例很大程度是基于产业化考量,以致有留学生是学校的“摇钱树”之说。其比较高的留学生比例不是其高等教育水平高的原因而是其结果,正是因为美国的高校教育水平高,才吸引全世界各地的优秀学子,当然汇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反过来也会提高美国高校的活力和水平,但这不是行政命令的结果。更不是靠牺牲本国学生的利益,靠侵犯纳税人的权利,靠向外国留学生利益输送换来。
所以我们认为这种“大跃进式”的、依靠巨额财政补贴方式吸引留学生的政策是错误的,是畸形的。它更多是一项面子工程,是好大喜功驱使下的非理性行为,高昂代价换来的不过是刹那繁华。当然我们理解这背后或许有“一带一路”战略考量,通过提高所在国的留学生比例,希望他们学成归国成为各行各业中间,进而有助于推进战略施行。
但鉴往知今,这种只算“政治账”、侵害纳税人权利、无关程序正义的行为效果存疑,而且注定难以为继且尾大不掉。
中国的留学生政策,不仅体现在这种数量上的大跃进,导致巨额财政负担,侵害纳税人的权利,而且其准入门槛之低非常罕见,甚至包括北大清华人大这类985名校。其生源质量堪忧,仅仅因为有一个外籍的身份,低质量的生源就能占据着国家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样是非理性的。这种做法既会挫伤国民的感情,也是对其平等受教育权的侵害。本来教育行业并不适用国民待遇原则,教育是政府对自己的国民承担的义务,而我们当下这种做法甚至让这些留学生享受了超国民待遇。如果再考虑到政府鼓励留学生留在中国甚至获得永久居留权,那么这对国民将更加不公平,他们以很低的水准占据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又从而以名校毕业生的身份留在中国与国人竞争工作岗位,所以导致双重的不公。
我们理解中国高校的成长焦虑,每个“985”都雄心勃勃要做世界名校,每个“211”也都豪言要做建世界一流学科。雄心壮志固然好,但应该把精力放在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上来,而不是通过拔苗助长的提高留学生比例来做表面功夫,何况你们是以向留学生利益输送的方式来达成,而输送的利益来自于纳税人的血汗。
然而令人感到诧异的是,这种“刮风式”的“留学生迷恋症”已经蔓延到一般高校,甚至出现了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癫狂举动。比如济南某大学的辅导员强令女生和非洲留学生结对子,至于为留学生腾宿舍的更是比比皆是,条件好的宿舍给留学生且一般2人一间,国内学生住老旧宿舍且6人一间,还有高校特地为外国留学生设置阅览室、充电桩,大陆学生不得入内。总之出现了诸多荒诞的剧目。
像这类一般高校以高额补贴方式吸引水平很差的留学生到底图的什么?实在让人费解,它们难道也有建成世界一流的冲动?对比下美国的一般高校,它们尽管也招收了不少留学生尤其来自中国的,但相比那些著名高校,它们更是当做一项产业来运营。可以肯定的是这背后必然是利益驱动,每引入一个留学生估计会获得不菲的补偿。后续我们会申请信息公开。
综上,我们认为中国教育部制定的留学生补贴政策没有经过国民充分讨论,没有经过纳税人同意,是对纳税人权利的侵犯,是对基于宪法的平等受教育权的违反,是拍脑袋决策的结果,是非理性的,也是没有任何法律依据的,应当立即废止。
此致
教育部部长
联署人:
刘书庆 山东律师 1335541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