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1日星期三

维权评论:江西上演“指鼠为鸭”,食品安全令人堪忧


特约评论员:张天赐

2023617日,持续发酵半个多月的江西“鼠头”事件终于尘埃落定,当天,该省多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发布的通报显示,此前,在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堂食物里发现的异物确为鼠头,而非校方与市场监管部门认定的“鸭脖”。目前,承包该校食堂的企业已经被吊销食品经营许可证,并遭到顶格处罚。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对于食品安全,中国的各级政府不能不说表现得高度重视,为此还专门成立了食品安全监督部门,以前是食药局,现在该局已经划归市场监督管理局,与此前的工商局成了一个部门。这个新的部门权力炙手可热,很多企业对这一部门的工作人员都是毕恭毕敬,唯恐开罪于他们。 

61日,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食堂吃出疑似为“鼠头”的异物,被涉事食堂工作人员事发当日丢弃。从学生发到网上的照片观察,该异物明显长了两颗长牙,大凡看过的人都可以铁定这不是鸭脖,因为鸭脖上不可能长出这种东西。可是,校方在情况通报中却声称该异物为鸭脖,并要求学生不要发表与这一认定结果不一致的言论。 

大专院校的食堂,不仅要服从校方的管理,而且还得经过当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审批,平时也得接受其监督。能在学校里承包食堂,一般说来都是与校领导关系密切的人,对于校方的结论,公众并不以为然,一直有人通过网络对其穷追猛打。尤其是自媒体上相当多的文章对其表示深度质疑。于是,当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人便跳出来为校方背书,出具“权威”鉴定结论,称经过反复比对,认为发现的异物是“鸭脖”,而非鼠头。 

“权威”结论并未堵住天下人悠悠之口,在近半个月时间内,该事件的关注度一直都是高烧不退。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质疑文章出炉,只要看到异物照片和见过老鼠的人,都感觉这是一幕现代版的指鹿为马闹剧,于是,一个新的成语诞生了,那就是“指鼠为鸭”。很多网民不禁在社交媒体上感叹:“真是太不要脸,太侮辱人的智商了”。 

江西版的指鹿为马,在中国显然不是孤例,只是这件事表现得尤其恶劣。倘若不是因为质疑的网络舆情一直汹涌澎湃,江西省不可能组成联合调查组,对“鼠头”事件进行调查。因为此事刚一曝光,就妇孺皆知了,之所以要调查和忠于事实、改变结论,是希望能挽回公信力,不至于成为千秋笑谈。倘若舆论早已平息,这一指鹿为马的剧目也早已完美告终。 

联合调查组由江西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成,可以说都是相关部门。通报在结尾处虽然表明下一步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昌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昌东分局等相关责任单位、涉事企业和责任人,但是,很多人认为这只是试探性的表态,最终会不会处理,会如何处理,仍然取决于舆情。 

回顾“鼠头”事件的来龙去脉,校方为食堂背书,为了消除影响,故意将鼠头认定为“鸭脖”,并不出人意料。令人费解的是,为何当地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也要“指鼠为鸭”。四川时评人谢歌歌在其微信公众号“谢哥说事”《千万别让指鼠为鸭的江局长跑了》一文当中称,昌东分局的江局长是该事件中最为可恨的人,因为正是他之前“信誓旦旦”的鸭脖认定结论才导致公信力受损,而且还造成动用了四个省级层面的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历时17天的调查,极大地造成了公共资源浪费。 

不管是历史上的赵高指鹿为马,还是今日江西方面的“指鼠为鸭”,具有正常生活经验与思维的人,都知道事实真相是什么,即便是学校领导和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也应该心知肚明。可是,校方和当地的市场监管部门却睁眼说瞎话,不惜牺牲本就有限的公信力,来以谣辟“谣”。显然,这不仅仅是认定错误的问题。此时此刻,不仅应该将涉事的人员撤职,公安机关还应该依法对他们涉嫌弄虚作假和散布谣言立案调查、追究罪责。 

中国的食品安全领域一直问题颇多,每一年,仅仅被国内媒体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就数不胜数,从当年的毒奶粉到今天的“鼠头”食,令人触目惊心。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虽然要求很严格,但是,在相当多的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与部分企业沆瀣一气,只要逢年过节向其进贡,只要食品没有把人吃死,监管部门就不会依法向涉事企业追责。在与“鼠头”相关的抖音视频下面,有网民表示:“在中国,外面吃东西已经毫无安全感可言了!”“这都能造假,以后还能相信谁?”。 

2023621